
我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探索”的经验分享活动
2023-03-23 作者:sfzx
2023年3月21日下午,我校利用全体会时间开展了“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为主题的经验分享活动。
活动由教学处主任殷寒君老师主持。殷主任先简介本次分享活动的缘起。小组合作学习是个老话题,在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和班集体建设当中都在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困惑,比如是不是两人或四人结成一组活动就是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怎样避免只有少部分优秀学生发挥作用?小组活动时老师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对小组合作探究进行评价?换言之,就是究竟怎样开展小组合作能真正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对话,切实提升育人效果?去年义教阶段的课程方案颁布,强调素养导向,推进以学科实践为标志的育人方式变革,正是希望借此进一步推动学生更加自主、高效的学习。因此,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真困惑在新形势下还有值得深思与继续探索的价值,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学生在实践中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共同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互相促进。
本次活动邀请了高中部化学组的全芙君老师、历史组的周啸然老师作为主要发言人。两位老师从自身的工作经历出发,介绍了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的经验,分享了关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这一问题的思考。
全芙君老师的发言题为《小组合作式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她从参与学校组织的外出培训学习经历及反思说起,尝试融合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思维工具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和理念,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开展起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全老师重点分享了关于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类型、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教师如何开展小组式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式学习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小组合作式学习的显著优点等方面的探索和见解,她提出通过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和培养学生“让自学成为一种习惯,让挑战成为一种常态,让讨论成为一种需求”。最后,全老师谈到对教学相长的理解:教师对生活的热爱可能会影响学生对生活的发现,教师对职业的追求很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教师做研究的严谨态度很可能会影响学生做事情的态度,教师面对困难的精神很可能会给予学生跨越障碍的决心,教师尝试新事物的态度很可能成为学生创新的源动力。
周啸然老师的发言题为《从“小组”到“合作”》,他介绍了自己参加工作以来,在前后三届学生中、在教育教学不同方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经历;详细介绍了针对学生特点和待解决的问题,确立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方式,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的具体过程;他重点梳理了自身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和实施策略等问题不断深入的思考和逐渐提高的认识;通过自身不被理论束缚、敢于创新实践的经历,领悟到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育人、成人的教育目标。有学生的地方,就会有“小组”,对于教师而言,重要的不是“分组”,而是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和需求,并通过合作,帮助每一个学生从深度参与到深度互动,从会做题到会做事,最终实现成长。周老师以“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一至理名言作为结束,体现他对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的深刻体认。
在总结环节,殷寒君主任首先感谢二位老师在高三繁忙的工作之余为我们带来了精彩分享。
两位老师扎实而富有创新精神的探索实践,不仅有力论证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而且让我们感到小组合作这样的学习方式大有可为、充满魅力。通过聆听两位老师的分享,我们了解到要想让每位学生在小组中真正动起来、有所收获,离不开教师对学生认真深入的研究,对活动内容的深刻理解,对合作探究过程中细节的精心处理。这其中充分体现着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育人智慧。课改的关键在于课堂的改变,班级是最小的育人单位,期待老师们接下来不管在课堂教学还是班集体建设方面,积极探索更多有效的育人方式,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老师之间的合作共进成为学校的常态,让师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